心意把
千百年来,“心意把”一直是少林寺秘不外传的镇寺绝技,心意把是由心意而把持的动作,这个动作不在于多,完全由心意,没有固定的招式,以不变应万变,比较毒辣。心意把习成之后,就能达到无招胜有招的武学境界,心随意动,见招拆招,一个动作又可以演变出十二种变化,达到动显于外,点化千钧;静显于内,祛病健身的作用。都可以达到攻无不克、防而不漏,无拳不心意,举手都是把的境界!是擂台搏击、见义勇为、正当防卫必练之绝技!
-
心意把是少林寺最上乘的武学文化,是拳中之母,功中之功。谚云:“太极奸,八卦滑,论毒毒不过心意把”、“练拳不练把,等于瞎胡打”、“宁教十趟拳,不教一个把”。把,指的就是心意把。心意把是兼顾修习内功与实战技能的上乘拳法,修行内容包括练心、练意、练气、练力、练声、练打、练变化、练透风巴掌等。心意把是单势练习形式,无套路,即将起落把、左右把、十字把等把法反复练习并互相配合,根据交手对象的形势变化而变幻无穷,并不拘泥于固定的路数,充分体现了少林武学之博大精深。 ...
-
姬龙(约1620—?) 明末山西龙凤县人,是影响中国武术史且具有里程碑的传奇人物。姬龙先祖是公认的心意把的开山祖师,也是六合拳法(心意拳、形意拳)的创始人。相传姬龙祖师中年时期曾在少林寺交流武学十年,融汇少林武学之大成,对其后来成为少林心意把的开山祖师奠定了深厚的武学文化基础。关于姬龙创拳的理由,在乾隆年间其徒孙王志诚是这样记述:先生于明末,精于枪法,见者皆以为神拳。先生犹有思,以吾处乱世,出可操兵执枪,卫身则可,若当太平之...
-
...
-
“闻之子不语力,固尚德不尚力,然夹谷之会必用司马。且曰吾门有由,恶言不入于耳。是诚武力不可少矣,于是乎顾其身家,保其性命,有拳尚焉。拳之种类不同他端,亦不知造自何人?唯此长拳,六合拳则出于山西龙凤县姬龙先生。先生于明末。精于枪法,见者皆以为神拳。先生犹有思,以吾处乱世,出可操兵执枪,卫身则可,若当太平之日,兵刃消伏,倘遇不测,何以御之?于是即拳法以为枪法,而会其理于一本,通其形于万殊,名其拳为六合,约其要为前后各有六势。夫一本者,心意之灵也;万殊者,形式之变也;六合者:...
-
少林武术是我国古老流传至今影响最大且系统最全面的武术流派之一,也是历代僧众和民间武技高师从刻苦磨练和艰辛实践经验中总结出的文化智慧结晶。少林拳法的风格是演练在一条线上,拳打卧牛之地,动作朴实无华,架势稳固,脚底生根,站如松,动如风,收如猫,抖如虎,功力深厚,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变化无穷,势法不好看,内中藏杀机,出手软如棉,粘身硬如铁,内功发力技能,此为刚柔相济之法;出手屈而不屈直而不直,留有余力,此为轻灵技巧;少林拳对呼吸也有着极深的要求,素有:“拳之妙理,皆在一呼吸”...
-
千佛殿,为少林寺最后一进大殿,也是少林寺现存最大的佛殿。因殿内绘有大型壁画五百罗汉而得名。殿内供毗卢佛,故又称毗卢阁。神龛后面北壁及东、西两壁,绘“五百罗汉朝毗卢”大型壁画:壁画高七米五,长四十二米,面积约三百二十平方米,构图严谨,形象生动,气势磅礴,世所罕见。殿内地面上,尚有四十八个深浅不同的锅样脚窝。这48个脚窝排列4行,前后左右间隔2米有余,排列非常整齐,最深的有50厘米。 这是由于少...